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聚焦数字经济新蓝海,全力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助力长三角数字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日前,在新华网“打造科创共同体 共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思客会现场,安徽移动副总经理王晓慧围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与成效,接受新华网专访。
精彩观点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升级。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徽移动有哪些重点举措和成果?
从智慧枢纽到未来城市,安徽移动正在以“连接+算力+能力”新型服务体系为支撑,不断夯实数字安徽底座,深度发力AI能力供给、量子通信、算力调度等新兴领域,全面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持续输出数字化转型的“安徽方案”。
在AI能力供给方面,安徽移动加快推动腾讯华东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落地。该项目具备超大规模智算、极致定制化交付和绿色数据中心等特点。同时,率先建成400G省际骨干网络,省内干线实现低时延、大带宽、高品质就近接入,有效支撑省内高效算力调度和数据流通。
在量子通信领域,安徽移动基于量子通信骨干网和墨子号卫星,率先完成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组网,推出量子密讯等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重要领域。通过量子加密技术为客户的信息和数据提供高安全性的加密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
在算力调度方面,安徽移动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精心打造多层级算力网络架构,主导建设通智超量“四算合一”算力调度平台,实现了“一点建设、服务全省、支持全国”。
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方面,安徽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安徽移动积极运用“人工智能+5G+云+数据+模型+应用”等全要素,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和效能提升。
例如,在医疗领域,打造省市医保云平台,率先实现医保钱包全家共享,让群众少垫钱、少跑路;大模型反诈,骗保识别率超95%;在交通领域,建设蔚来汽车无人自动下线系统,通过5G+车路云协同技术,实现每小时60辆新车无人驾驶下线,大幅压缩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在矿山领域,构建霍邱矿冶集群安全生产平台,该平台可以对21类井下安全隐患及异常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告警,事故风险降低了25%;在工业领域,建立信义光伏玻璃智能集控中心,该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光伏玻璃产线数据采集困难、排产效率低下问题。
当前,围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安徽移动落地了哪些新的应用场景?
安徽移动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实现省内12个试点区域通感基站全覆盖,创新打造城市级低空智联网能力平台底座,并实施城市空中交通起降点保障系统,孵化低空安防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助力安徽打造低空经济新引擎。
一是在合肥市打造了“骆岗公园”“奥体中心”两大商用级低空智联网试验区,探索实践出基于5G-A的多模融合低空监管方案,服务城市低空安防和低空经济发展。
二是应用多模融合技术,联合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打造电动无人航空器起降点安全保障系统,实现起降点电子围栏设置和入侵预警等功能,为城市空中交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具有标杆意义的安全技术范式。
三是通过不断实践、提炼,超前布局了合肥全城全域低空互联网,并牵头制定《低空智联网建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