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今年67岁的刁艳芬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社区,现在每次出门都戴着一个智能腕表,“按一下就能看见血压、心跳,用着特别方便。
当前正值夏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期,持续高温天气为害虫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日,田间鳞翅目“青虫”——甜菜夜蛾危害显著加重,已对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如不有效控制,会导致秋季收成大幅下降。
面对虫情,砀山县官庄坝镇农业部门迅速行动,首先下发“夏玉米、大豆田甜菜夜蛾防治技术明白纸”,对“青虫”的生活习性、危害症状、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作了详细说明。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有利措施,特别是利用无人机在清晨或傍晚集中喷施药剂进行科学防控。此举有利避开了白天高温强光导致的药物蒸发、光解失效及漂移损失问题,更关键的是,玉米大豆田间的“青虫”成虫具有昼伏夜出习性,夜晚正是其活跃觅食的高峰时段,此时施药,显著增加了害虫与杀虫剂的接触机会,从而大幅提升了药效率与整体防治效果。
此次“飞防”行动,展现了官庄坝镇运用科技手段在高温天气应对农业灾害精准防控、护航粮食安全的决心与能力。下一步,官庄坝镇农技部门将持续强化田间虫情动态监测,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害虫发生发展动向。在防治策略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科学融合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玉米苗周围的麦秸、杂草等)、物理防治(诱虫灯)、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及精准化学防治(药剂)等多种手段,力求提升防控措施的靶向性和有效性,织密织牢病虫害防控网,为全镇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的丰产丰收提供坚实保障。(李雪丽)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