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个证得跑好多趟,现在当场就能搞定,既省时又省力。”日前,来安县金祥物流园负责人杨杰拿着刚打印好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说,他仅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签了一份承诺书,工作人员当场就把证递到了他手上,从进门到离开,全程不到20分钟。
今年以来,来安县数据资源管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创新构建起“全类集成、全域贯通、全链协同”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朝着标准化、数字化、协同化、人性化方向深化。
“我们把企业开办、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6大类31项高频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搬上‘云端’,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大幅精简了办事流程。”来安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张业勇介绍,如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平均跑动次数已从8.47次降至0.63次。更贴心的是,每个“一件事”都配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流程、准备材料,线上办件占比达八成,214项材料实现直接“免提交”,审批时限压缩了七成。
交通窗口负责人赵建国记得,过去办理运输许可,消防、环保、车辆购置等相关材料能摞得老高,企业主常常拎着大袋子来回奔波。而现在,只要信用记录良好,企业就能选择“信用+承诺”模式,签个名就算完成材料提交。系统后台会自动调取数据,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许可证便能“秒”打印。截至目前,已有133户运输企业和个体户享受到“免材料”福利,平均办结时间缩短了六成。
安徽金禾实业的大项目开工前,水、电、气、网报装曾让企业联系人沈恒玉十分头疼:四个部门、四张表格、四次开挖,费时又费力。如今,他只需在施工许可证申请表里多勾选一项,剩下的事就全交给“联合报装”窗口。四个部门的技术人员会约定时间,到场联合踏勘,现场敲定布线方案。“以前得花半个月的活儿,现在五天就搞定了,这个效率真是没话说。”沈恒玉为这样的政务效率点了个大大的赞。
如今,企业在来安县可享“全链式”服务,个人获“全周期”服务,特殊群体实现“零跑腿”。该县还纵向贯通“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县级平台打通12个部门44个业务系统,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一件事”专窗并下放13项权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组建帮办队伍,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记者 李邦军 本报通讯员 吕华)